当可可资本合伙人魏锋的朋友圈晒出新书《财富的逻辑》时,这条看似寻常的出版动态,却折射出创投圈近年来的隐秘变化。自2020年起,红杉资本沈南鹏、赛富亚洲的羊东等多位投资人相继推出个人著作或参与重要行业报告撰写。从达利欧的《原则》到张磊的《价值》,再到如今层出不穷的投资人作品,这个掌握资本话语权的群体为何集体涌向出版业?当投资逻辑遇上出版逻辑,是知识共享还是新一轮资源变现?
近日,记者从朋友圈了解到,上海可可资本合伙人魏锋刚刚发布了新书《财富的逻辑》,并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据称该书基于作者近二十年股权投资经验,旨在为致力于财富创造的年轻人量身打造一部认知框架建构之作。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不禁让人心中泛起疑问:如今的世界真的“卷”到这般程度了吗?在大众心目中,投资人都是资本大鳄,在金融市场里游刃有余,然而他们现在为何不专注于主业,却要跨界踏入出版领域呢?带着这一疑惑,记者展开了深入的市场调研。
从外滩到硅谷:当投资人开始“写书变现影响力”
如果把时间拨回2020年9月,高瓴资本张磊的《价值》首周销量破百万时,出版圈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投资圈的“私域流量”可以如此凶猛。“当时预售通道一打开,高瓴系被投企业的PR群就炸了,每家都下团购单,最少的100本,最多的美团直接定了5000本。”中信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回忆,“我们紧急加印了三次。”
《价值》的打法奠定了此后三年投资类书籍的范式:机构背书,高瓴官网、被投企业公众号矩阵联动;大佬站台,董明珠、马化腾、王兴等联名推荐;场景渗透,将书籍作为LP年会、被投企业CEO峰会的伴手礼。这套“投资圈流量打法”,很快被各家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复制。
外盘开户配资,股票正规配资,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