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脉冲消融导管房颤消融手术。
\n患者是一位85岁的婆婆,反复心悸半年,心电图提示为快速型心房颤动,心室率高达150~170次/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心血管内科主任宋文信团队对患者病例特点、适应症、手术安全性和临床获益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脉冲消融技术进行房颤消融治疗。
\n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团队通过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CARTO3)与脉冲电场消融(PFA)的深度整合,实现了房颤治疗的精准定位与安全消融。术后患者心房颤动未再发作。
\n手术中。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n放电后肺静脉内电位消失。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n消融前后基质对比。图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n据介绍,脉冲消融(PFA)具有手术效率高、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方式。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医院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方面的治疗手段,为更多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资讯)
\n(文/梁鹏)
\n原标题:房颤治疗新突破!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首例脉冲消融手术
外盘开户配资,股票正规配资,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