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豆包AI生成
\n假期一结束,从松弛的“休假模式”切换回紧张的“工作模式”,你是否也感到:明明睡够了8小时还是犯困;一打开工作群就莫名心烦;肠胃也跟着“闹脾气”……各种不适找上门!别慌,今天就教你怎么击退“节后综合征”。
\n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n“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在较长假期结束之后,重新投入工作或学习时,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的一系列适应性问题。
\n\n心理表现: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失眠或多梦。\n生理表现:部分人会有食欲不振、肠胃不适、头晕乏力等身体反应。\n\n这些表现通常是因为在假期中,原有的作息、饮食和工作节奏被打乱,身体与心理形成了暂时的“放松惯性”。当假期结束,需要回归规律生活时,身心会出现一段“再适应期”,也就是所谓的“混乱期”。
\n这样做,轻松应对“节后综合征”
\n“节后综合征”是暂时的,只要用对方法就能快速缓解,试试这4个实用技巧:
\n1.制定计划,循序渐进“收心”
\n上班后先别急着赶进度,花10分钟写一份简短的工作计划,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列出前3天的任务,避免一开工就被复杂工作压得焦虑。
\n如果刚开始工作时觉得烦躁、效率低,别苛责自己,可以试试这些小方法:工作累了就暂停5分钟,做几次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快速缓解压力。
\n工作中尽量远离爱抱怨、懒散的人,情绪会“传染”,多和积极乐观的同事交流,能更快找回工作状态。
\n2.科学调节“上班生物钟”
\n假期熬夜、睡懒觉很容易让生物钟“跑偏”,想要快速适应上班节奏,先从调整作息开始:
\n\n尽量在23点前入睡,每天比前一天早睡15-30分钟,避免突然熬夜或早起;\n若睡前失眠,可试试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0分钟,或喝一杯温牛奶,尽量别在睡前刷手机、看电脑;\n早上起床后,先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5分钟,阳光是校准生物钟的“天然信号”,能减少困意,帮大脑快速清醒。\n\n\n 适当运动,调节身心状态\n\n节后动一动,不仅能缓解焦虑,还能改善睡眠。
\n\n每天抽20-30分钟做“微运动”:比如上下班提前1站下车快走,午休时在办公室做几组拉伸,甚至在家踮踮脚尖、转转腰,都能促进“快乐激素”内啡肽分泌,赶走坏情绪;\n若体力允许,也可以尝试快跑、游泳、羽毛球等活动量稍大的运动,帮身体消耗多余能量,找回元气,还能让晚上睡得更香。\n\n\n 饮食清淡,给肠胃“减负”\n\n节日里难免吃得多、吃得杂,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节后食欲不振。
\n\n先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苹果、橙子),以及鸡蛋、瘦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帮肠胃慢慢恢复;\n严格保持三餐规律,吃饭时细嚼慢咽,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同时每天喝1500-2000毫升温水,促进肠胃蠕动。\n\n本文综合自北京日报、新华网、澎湃新闻
\n原标题:假期结束总犯困、肠胃不适?快速击退“节后综合征”四步走
\n外盘开户配资,股票正规配资,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